老年保健

您现在的位置:离退休干部处 > 老年保健

健康保健
点击数:2227 发布日期:2018/10/23

工作有益健康

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叫雷莉丝,现年100岁。从医学院毕业后开始行医至今已有70多年,经她治愈的儿童不计其数,至今仍然孜孜不倦地为孩子们看病,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。最近她被美国医学协会确认为目前仍在行医的年龄最大的儿科医生。 

雷莉丝87岁时曾有过短暂的退休生活,4年后丈夫不幸去世,孤寂的生活使她重返工作岗位,那年她已91岁高龄,在家乡开了一个诊所,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。她不但医术高明,医德亦很高尚,遇到有的病人付不起医药费,她就慷慨地免掉。她还经常夜里出诊,即使是凌晨2点钟,只要有人求诊,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披上睡袍应诊。她用亲身经历向社会证明:对有些人来说,高龄并不是工作的障碍。她说:"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旅游,但我喜欢工作。只要有工作,我就感到其乐无穷。生活有规律,保持心情愉快,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这就是我的长寿之道。" 

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,幼时体弱多病,由于家境贫寒,经常无钱求医。后来他发愤学医,终于成为一位德高医精的名医。他“博极医源,精勤不倦”,既要为患者治病,又要进入深山老林采药,忙得不亦乐乎,还要坚持学习,正如他自己所说“白首之年,手不释卷”,真正做到了活到老,学到老,干到老。由于他勤奋工作,生活充实,精神有所寄托,心情十分愉快,所以身体健康,老当益壮,终于由一个羸弱多病的患者,变成了一个年逾百岁的大寿星,据史书记载他活了101岁。 

工作不仅可以创造财富,有益于社会,实现人生价值,而且可以给个人带来欢乐,带来健康与长寿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:“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,人生的欢乐,也是幸福之所在。”英国作家卡莱尔说:“工作是个人最健康的锻炼。”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:“要忙碌,要保持忙碌,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??也是最好的药。” 

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共同结论:工作有益于健康。美国心理学博士雷米曾做过专门研究,发现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,通常要比普通人寿命高出29%;失业率每增加1%,死亡率增加2%。他还发现,外出工作的妇女,要比家庭妇女发病率低,不工作的人比有工作的人健康状况差。这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:紧张的工作可以排除人们的孤独感、寂寞感与忧愁感,给人带来充实和欢乐,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。 

现代医学认为,良好的情绪是维护正常生理机能的前提,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。有些科学家因此把情绪称为“生命的指挥棒”、“健康的寒暑表”,认为美好的心情胜良药。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“一种美好的心情,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。”人活着总要有事干才好,不然心里空荡荡的不是个滋味。西方有句格言:“存在就是做事。”中国人也常说:“有事则长寿。”当然,这里所说的工作,所谓的忙碌,并不是说可以不顾身体条件忙个不停,可以牺牲休息和体育锻炼。而是说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,在劳逸结合、劳逸适度的前提下,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多做一些于社会于家庭有益的事情。这样虽然忙忙碌碌,紧紧张张,但思想充实、精神愉快,既可以除却无以聊赖之寂寞,又有利于健康长寿,我们何乐而不为? 

陈新宪老人长寿观

当年跟随毛主席考察农民运动的革命老人陈新宪,年届90,这次,他被评"第四届全国健康老人"。说起养生之道,陈老说,老年人要想延年益寿,首先要树立精神不老的信心,对事业不断创新的追求,特别是退下来的人,不能自己给自己的事业打上"休止符"。社会在不断进步,科学在不断发展,自己的思想也要跟上这个形势,在创业的打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 

陈老劝戒老同志:"老年人要记恩不记怨",要有容人之量。有的人一退下来精神就垮了,就是因为心情放不开。只有精神健康,才会气血调和,才能抵制外界风寒。至于饮食起居,陈老强调"吃够"(指营养)而不要"吃饱"。并且要做到定时、定量,不吃不干净和霉变的食物。 

他还提醒人们,不要在人多和空气污浊的地方久呆,雾天不要跑步,因为雾气里有尘埃和有害微生物。在谈到"生命在于运动"时,陈老的观点,一是运动一定要"适当",二是不能把运动仅理解为体育活动,还包括人体细胞不断新陈代谢这样的运动。现在,这位被称为革命的"活资料库"的老人,已出版了10本著作,目前又在写《九十年沧桑》。 

由于他的视力极好,写东西不戴眼睛。他保护视力的奥秘是"五个不":不久坐、不久立、不久视、不久写、不久卧。 

二百寿星长寿"秘诀"

最近,天津对200多位90岁以上的健康长寿老人做了一次文卷调查,其结论对探究长寿和怎样长寿有所帮助和启示: 

一、长寿主因不在物质在精神,关键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心理。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健康老人认为,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是对现在实生的态度追求安稳、淡泊、知足、快乐,对于目前生活的价值观念及心理感受是幸福、充实、有成就感的。可见,健康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,也是巨大的,它使老人们具有平和愉快的心境,宽容、淡泊又不失积极的处世态度。 

二、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长寿者多,良好亲情关系是健康的重要因素。接受调查老人的家庭类型多是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,养老主要依赖与子女。由此看出良好亲情关系可直接影响到老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状态。 

三、和谐婚姻对老人健康至关重要,缺少爱情和未婚老人长寿者少。200余名被调查健康老人全部已婚,且大部婚史都在50年以上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未婚长寿老人比较少,婚姻生活对一个人的健康长寿是至关重要的。另外,老年婚姻生活和美,相互体贴照顾也是老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。 

四、健康长寿老人在饮食习惯上呈随意性,顺乎自然的长寿者多,饮食结构、饮食状况对其健康有重要影响。从被调查的健康长寿老人饮食习惯看:吃什么都可以的为77人,占38.9%,居第一位;以清淡为主的为69人,占34.8%。顺乎自然且又使营养不缺乏、不过剩,这也是保持健康长寿应引起重视的一方面。 

老而不衰

人总是要衰老的,生理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。但是,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,特别是细胞生物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,可以预期人类能够揭开许多关于生理老化过程的未解之谜。 

老而不僵,精神上首先要乐观开朗,离退休后要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条件,如果身体状况许可,还可继续发挥余热,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。如果你要精神上不僵化,还得多关心国家大事,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,多读书报,这样才不会耳目闭塞,坐井观天。 

现代医学证明,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有三大功能:一是防治疾病,运动能改善心肌供氧,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着,可以有效地预防血管硬化、高血压及冠心病;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,改善胃肠功能,使老人骨质坚强,关节灵活,肌肉富于弹性,能防治许多老年病;二是延缓衰老,运动可使老人消除暮气,保持朝气,使人头脑清晰,手足灵便,保持老树常青;三是提高老人对自然界的适应力,如冬季坚持跑步、冷水浴、冬泳可以提高耐寒能力。 

老来养生须识"坎"

经现代科学证实,生命长河中确有一些人们应该提防的"危险期"。老年人因为适应能力下降,它便格外"欺老"。譬如:凌晨,多灾多难的早晨。拿统计表明死亡率占24小时的60%;心血管疾病猝发事件高达70% - 80%。对高龄老人或心血管病人,清晨应缓慢起床,及早服药,补足水分,减少运动,心和气畅。 

月中,"月圆人缺"又一劫。人体70% - 80%由水分组成,它宛如一个微型海洋,在月圆时免不了要受月球引力的影响而发生潮汐反应。特别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,十五是一个月中好发心脏病和中风的日子,应注意稳定情绪,避免做剧烈活动。岁末,年生物钟在"较劲"。年生物钟之所以"较劲",是因为气候寒冷、环境萧瑟、岁尾紧张、代谢和免疫功能障碍等,应注意调养。 

70 - 79岁,长寿途中路坎坷。以色列学者发现,在这个年龄段,每月平均有二次健康问题。令人惊讶的是,80 - 8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人,健康问题却与50 - 59岁年龄段的人一样稳定。由此科学家认为,欲获高寿,这10年保健是至关重要的。 

失伴之痛,半年之内是一关。芬兰学者对9500名老年丧偶者的研究证明,半年之内是高死亡危险期。医学家发现,这期间的免疫功能竟然只有其他时间的1/10,而居死亡首位的疾病是心脏病和中风。要迈过这个"坎",平日对一个人先"走"要有精神准备;一方故去后,另一方要以工作、爱好、去儿女家小住等方式,排遣和转移孤独、哀伤的阴影,并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早进行治疗。 

老寿翁清晨三件事

浙江喜兴电线厂退休医师陈立明出身于中世家,他虽已年过八旬,但耳不聋眼不花,神清气爽,身手敏捷。曾有人向他讨教长寿之秘诀,他手捋胡须,慨然道出了他数十年来清晨必做的健身三件事: 

第一件事:深呼吸。清晨睡醒后,不忙起床,静卧5分钟后,先向左侧,再向右侧,最后仰卧,其间共伸3次懒腰,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。然后,大打哈欠3-5次,随即起床到僻静宽敞处,神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,尔后,哈哈大笑一次(总共用4分钟左右)。 

第二件事:四方眺。立定,两眼平视,先向东远眺;然后,半闭目低头、转身再向南远眺;再进行半闭目低头,转过身向西远眺;最后,半闭目低头再转向北远眺(总共也用4分钟左右)。 

第三件事:净大便。尽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,养成习惯。大便时,最好回忆前些天最高兴、最愉快的事情,或想着今天和未来最美好的事情。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变化,有助于肠蠕动,能事大便通畅和尽快排除(一般用3-5分钟)。据他称,长期坚持做好“清晨三件事”的好处在于:活动了关节,排除了废气,增强了肺活量,锻炼和保护了视力,改善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,从而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协调作用,达到健身的目的。 

老人生活要「三慢」

一、体位改变慢:随着年龄的增长,心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,每次心脏收缩射向全身的血液减少。同时脑动脉也发生弹性降低,接纳的血液相对减少,以致不少老年人常出现头昏、眼花的现象。因此,老人由卧位变成坐位、蹲位,由坐位变为立位,如果动作过快时,体位突然改变,就可能发生头晕、眼黑,甚至晕倒或诱发其他疾病。 

二、进餐慢:食物的消化靠牙齿的切磨和消化液的帮助。人到老年,唾液、胃液、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有所减少,加上牙齿不好,以致容易发生消化不良。因此,老年人进餐时最好细嚼慢咽。 

三、排便慢:老年人由于部分牙齿脱落,咀嚼能力减退,常常吃含维生素的食物较少,肠蠕动变慢,以致不少老年人有便秘的毛病。如果因此在排便时操之过急,不但粪便可能把肛门胀破,引起肛裂,更严重的是因为老年人患有高血压、脑血管硬化等疾病,蹲下大便时,腹腔和下肢的血管挤压,流向大脑的血液增多腹压,如果再猛然用力增加腹压,以屏的方法排便,就可以导致血压升高,引起脑溢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,危及生命。 

顺、达、雅享天年

顺、达、雅享天年老人在离退休后,都很重视“养生”,但或受观念束缚、或被琐事烦扰、或受志趣限制,往往达不到目的。这就需要加强个人心理建设,使自己进入一种境界"顺、达、雅"。 

所谓顺,即顺应时代。老年人喜欢怀旧,往往对现在的一些事物不是应,甚至反感,由此产生不顺。其实若换成一种包容心情去看,则这是一种潮流,绝非个人之力所能扭转,且多与大政无关。如此就会感到释然,少了烦恼,多了顺畅。 

所谓达,即性格开朗,豁达大度。退休后,切忌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,面壁枯坐,而应经常到户外走动走动;若经济条件许可,趁自己腿脚还健,不妨江湖远足,饱览山川之胜、雄关之险,接受大自然的恩赐。老人的豁达大度,还表现在处理家事上,对待儿孙小辈,有些生活琐事完全可采取眼开眼闭的态度,不必样样过问。要把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作为自己的箴言,切忌树老根多,人老话多。 

所谓雅,即有所寄托,脱俗入雅。不少老人在岗位上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,把本职工作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,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。而一旦退休了,必定会产生失落感。为使自己摆脱百无聊赖的感觉,不妨培养一点业余爱好,学学书法绘画,练练乐器,养养花,钓钓鱼既可遣寂寞,又能培养情趣。 

唠叨女性的特殊健身法

唠叨是指说起话来没完没了,令人讨烦,有贬义之意。其实,唠叨没有那么坏。仔细把唠叨的原因和目的加一分析,没准能得出这样的结论;唠叨是女性特殊的健身法。唠叨本身包涵着爱的表现。当天气变凉时,妈妈总是叮嘱多穿衣服,上学前总重复放学后早回家;外出时总爱讲不要忘记交通安全,这些虽是老生常谈,但饱含着妈妈对子女的一颗爱心。 

唠叨是一种信任。女人在生活中难免也会碰到烦恼和不快,有了烦恼总希望对得过又能给自己安慰的人诉说。大多数妻子愿意和他们的丈夫诉说其内心的痛苦和烦恼,以获得精神充实和思想稳定,这种唠叨是对丈夫的信任,做丈夫的可要善待才是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唠叨是纠正心理是衡的好办法。精神不振是健康的大敌,早在我国古代医书(皇帝内经)上就有记载:"悲哀忧愁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皆摇。" 

爱唠叨者身心是健康的,有了满腹的烦恼和不快把它唠叨出来的妇女,沉重的思想负担得以缓冲消除,比那些靠吸烟、喝酒、服镇静药来消愁的妇女身体健康,后者易患神经衰弱、内分泌功能紊乱肾虚亏、月经失调等病症。前不久,日本著名心理学家龟田寅二教授通过对5000余名24岁以上的女性调查发现,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喜欢跟她们丈夫或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,以此来解除精神上的压力及思想上的烦恼,这些妇女的身体往往比较健康。 

唠叨是幸福家庭的润滑剂,对说者或听者都有益无害。奉劝所有关心妻子健康的男子们,当你的妻子在你面前唠叨时,请耐着性子听下去,并多多给以安慰谅解,这对双方健康和家庭幸福都大有好处。 


版权所有 ©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 鲁ICP备19002624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155号 技术支持:滕州信息港
地址:山东省泰安市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天路999号 电话:0538-8942576、8941676